小麦赤霉病防治管理技术-币游国际集团
发布时间:
2022-03-11
小麦赤毒病又叫麦穗枯、烂麦头、红麦头,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。近年来,由于气候和耕作制度变化,赤毒病在我国呈现大流行频率不断增加的态势。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(区、市)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会商分析,赤霉病菌源逐年积累、数量丰富,2022年赤霉病全国发生面积9000万亩,需预防控制面积在2.5亿亩次以上。其中,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南、山东南部等长江中下游、江淮、黄淮南部麦区偏重至大流行,华北、西南和西北麦区有中等流行风险。
为害症状
国内外共有20种以上的镰刀菌可引起小麦赤霉病,为害症状:主要引起苗枯、穗腐、茎基腐、秆腐和穗腐,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。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。
苗腐: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。先是芽变褐,然后根冠随之腐烂,轻者病苗黄瘦,重者死亡,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(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)。
穗腐:小麦扬花时,衩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,渐扩大至整个小穗,小穗枯黄。湿度大时,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(病菌子囊壳)。用手触摸,有突起感觉,不能抹去,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。
发生规律
我国中、南部稻麦两作区,病菌除在病残体上越夏外,还在水稻、玉米、棉花等多种作物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越冬。翌年在这些病残体上形成的子囊壳是主要侵染源。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麦扬花期。借气流、风雨传播,溅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药上萌发,先营腐生生活,然后侵染小穗,几天后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(病菌分生孢子)。在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。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,雨水作用较大。
防治措施
在加强肥水管理、降低田间湿度的同时,及时喷施对路药剂预防是目前控制赤霉病发生流行、降低毒素污染的关键措施。应做到“四个坚持”。
1、坚持适期用药。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。长江流域、江淮、黄淮等常发区,全面落实“见花打药”预防控制措施,如遇连阴雨、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,需进行第二次防治的,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-7天再次施药。黄淮北部、华北、西北等偶发区,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,一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、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,立即组织喷施“保险药”,严防病害发生流行。
2、坚持合理选药。选用对路的药剂种类、足够的有效剂量,是保证预防控制效果的关键。长江中下游、江淮、黄淮等赤霉病重发区,以及赤霉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,应优先选用新型药剂及其复配制剂,谨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。注重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,延缓抗药性产生,提高防治效果、减轻真菌毒素污染。
3、坚持科学施药。选用高效的施药器械、适宜的助剂和稳定剂,是保障预防控制效果的基础。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、无人机、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,应尽量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。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,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,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。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作业,应保证药液量并注意添加沉降剂。
4、坚持一喷多效。小麦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盛发期,也是防控的关键期。各地应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为重点,因地制宜,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防控药剂,兼顾做好吸浆虫、蚜虫、条锈病、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。同时,注重防病治虫和控旺防衰相结合,分类指导、药肥混用、保粒增重。建议使用郑氏丰®高产套餐、美珍®小麦高产套餐、小胖墩®小麦高产套餐等,这些方案对返青期的小麦具有防病、治病、保健、增产的效果,同时可以缓解受到春寒影响造成的小麦长势发弱,干尖、黄叶现象,具有生根壮苗,增加小麦有效分蘖,提高小麦抗逆能力。
化学防治
赤霉病病菌在小麦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,小麦赤霉病最佳防治时期为初花期(扬花株率5%~10%),生产上可以掌握"见花就打"的原则,在田间有小麦开始开花就用药防治。一般不需要提前用药,小麦穗期阴雨天多时可以趁雨隙适当提前施药。小麦抽穗扬花期阴雨天多或品种易感病,在首次施药后间隔5~7天再防治一次。建议选用郑氏化工维普®或均力克®等对症药剂,及时防治,做到见花打药,主动预防,避免赤霉病大面积爆发。
上一页
下一页